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徵稿說明
本年徵稿說明
2025-07-08
全球台灣的社會學想像力



隨著AI科技帶起第四次的工業革命,世界強權競爭的關稅壁壘與產業鏈重構,環境氣候變遷持續加劇,歷史進程日瞬萬變,意識型態對立白熱化,超越了人類的經驗以及發展因應調整制度的範疇,挑戰既有的制度、倫理、價值,構成多種面向的危機,影響到全球所有人類的生活與日常經驗,然而此時台灣卻又史無前例地,在地緣政治上以及全球經濟上扮演不可忽視的角色,國家主體性的論辨與市民社會的個人能動性更是形塑全球台灣的重要推手。因此時代變局如何影響台灣?台灣社會的脈動又如何與全球變局產生連動?邀請大家一起發揮社會學的想像力,梳理當前正在發生的事件所牽動的結構,產生的社會後果,理解自身可能發生的事情,從而啟動社會行動與實踐。
 
今年的年會將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舉辦,位於六家校區客家文化學院的人文社會學系共同主辦。本次的論壇主題結合在地系所特色,提出論壇議題,歡迎各方來稿參與:
 
【全球尺度連動下的社群關係】

全球化下的「變動」是鉅觀的,然而「能動者」卻反向趨近微觀視角的個人及其社群關係。構成了當代的政治與社會倫理,當媒介、權利或權力越趨鉅觀而抽象時,「人」作為實際的思考與行動者,無法抽離於層層社群關係的形塑。全球尺度下的「社群關係」並不自限於地方的「社區」,可以層層擴增至區域乃至全球(所謂地球村)。然而,小尺度社群的存在同樣不能忽略,畢竟人們之間,或是人與萬物,是透過日常時空脈絡下的真實互動,才具有「經驗」與「認知」。動見觀瞻的巨變,卻讓我們傾向於忽略微觀的互動,構成了當代的矛盾與難題:我們如何在鉅觀的壓力下反向微觀?如何重視不同層次社群對人與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關注不同尺度社群之間的互動?
 
【認同與身份政治】

台灣社會在不同的歷史時間點,有不同的人群跨界遷移,因為軍事、政治、經濟因素的移動以及被移動,開展台灣人群分類的想像與身份政治,展現台灣社會人口與族群的多元性,並於在地、區域、兩岸關係等地緣政治脈絡下,展開台灣多元族群的全球想像以及創造的網絡與連結。台灣的認同與身份政治如何在此全球脈絡下,與年齡、性別、性取向、階級、宗教、政治觀點等面向交織與轉變,也將是我們面對全球台灣發展的課題。
 
【環境與社會】

氣候變遷帶來地方到全球不同尺度與形式的各項危機,淨零碳排、能源轉型、企業永續、生態韌性等議題不但成為各界積極探索不同實踐議程的新興領域,也是社會科學匯集力量挑戰過往以人為中心的思想實驗場域。環境與社會相互形構不僅是社會生態邊界劃分的移除,更是知識與實作上從理解人類社會面臨的困境與災難,邁向解構生命萬物的家園支持系統經歷的變遷與結構性轉型,進而根本地挑戰現行體制並建築未來人與世界關係的不同模式。影響現代深遠的全球資本主義政經體制,形成特有的國家治理、社會文化、價值信念、科技技術、商業準則組織環境與社會的互動,是當代變局下亟待全體社會重塑知識軸線與想像界域以尋找出路的重要課題。
 
【數位治理】

全球的人工智慧與台灣緊密地纏繞。從晶片的設計、開發及製造,到數據技術的創新、應用及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台灣產業與技術的研發正試圖打造異於過去的科技、經濟、工程與地緣政治關係。在台灣發展的全球人工智慧,同時也對地方的產業、環境、文化、生態、氣候與公民動員造成劇烈且未可預期的影響。面臨多重、彼此纏繞且同時發生的各種影響,台灣的數位治理應該如何想像與推動、需將哪些數據、技術、產業、氣候或基礎設施納入考量,以及全球的文化、科技與政治關係會如何影響台灣的數位治理,是當前台灣社會學需正視之議題,也期待針對其他相關主題之探究。
 
【半導體產業與科技自主】

科技自主是國家安全重要屏障,台灣的科技產業發展與擴張,從國家政策、能源配置、人力供給、土地廠房等逐漸改變台灣的地景、階級、產業、家庭、環境與知識的組成。台灣也是當前全球最重要的晶圓製造中心,全世界仰賴台灣廠商生產的高階晶片,國際政經地圖上無法忽視的存在,在全球強權對抗的時代,許多國家為了確保晶片的供給,除了積極加強與台灣的晶片產業建立穩固的關係,更希望爭取到台灣廠商到當地設廠,或甚至進一步希望複製台灣的模式。在此過程中構成了半導體產業鏈的全球轉移、重構、複製或競爭,也重塑全球產業與國家主權的疆界。理解台灣如何涉入半導體與相關全球產業重構,不僅關乎未來台灣產業與社會的想像,也需要新的台灣社會學想像以拓展未來。
 
 
會議徵稿類別
  1. 與下列子題相關之論文:
(1) 全球尺度連動下的社群關係
(2) 認同與身份政治
(3) 環境與社會
(4) 數位治理
(5) 半導體產業與科技自主
  1. 一般論文。
  2. 自組主題場次:年會歡迎學術工作者個人、學術團體或機構研究小組報名自組主題場次。自行籌組之場次至少包含三篇論文。籌組人需簡要說明主題,並附上各篇論文之摘要。是否邀請評論人由籌組者自行決定並邀請,並告知年會籌備小組。
  3. 新書論壇:歡迎作者進行新書發表,請繳交新書內容說明摘要,並在截稿前上傳新書論壇簡報或一千字簡稿。
  4. 學生作品海報(poster)發表:歡迎大學部及碩士班學生以其研究作品投稿,於年會期間固定時間及地點展示海報,展示期間發表者須在場。繳交摘要投稿時請註明「學生海報作品投稿」。僅接受個人獨立完成作品,每人至多投稿一篇海報發表。
投稿時程與注意事項
  1. 摘要投稿期限:7月15
  2. 論文摘要以800-1200字為限,須為word檔。摘要內容包括研究問題、方法與分析架構、研究發現等,並提供三至五個關鍵詞。
  3. 每人投稿(單獨作者或第一作者)以一篇為限。
  4. 8月15日前籌備會將以Email通知論文接受與否,敬請留意電子信箱。
  5. 10月15前論文全文上傳(6000-15000字,須為PDF檔)如未能於期限內繳交全文視同撤稿。
  6. 所有論文發表人皆須為學會會員。請點此加入會員
  稿連結
  1. 投稿「一般論文/新書論壇/海報作品」的表單連結:https://forms.gle/LMjxruToEda6a4CP7
  2. 投稿「自組場次」的表單連結:https://forms.gle/v3xbitGQrBFHuJ6s7
※​請各位投稿人注意,本次年會不再需投稿至年會網站的會員中心,而是使用上方表單連結投稿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