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歷年會議主題
首頁 > 歷年會議主題
2017年會議主題 – 社流感Sociofluenza:集體行動新視界
2018-07-09


社流感Sociofluenza
集體行動新視界 


        灣社會由於地狹人稠、資源稀少,在實用主義與急功近利的思惟驅使下,一向是重理工、輕人文,而社會科學,尤其是社會學,長期以來更是備受漠視乃至於敵視。戒嚴時期,馬克斯主義(Marxism)、新左派的書籍均在查禁之列,影響所及,連其他以「馬首」是瞻的作者,如馬克思.韋伯(Max Weber),也一併遭殃。當政者的疑慮,一度延宕了社會學在台灣的萌芽,直到1960年7月,台灣大學才在「農業推廣」的庇蔭與掩護之下成立了第一個社會學系。超過半個世紀之後的2014年春天,台灣社會歷經了一段學運與社運匯流、公民意識抬頭的歷史狂潮,社會學系師生終得稍稍露臉,但相應而起的卻是大眾與民代不知社會學在「衝啥」的質疑,更擔心社會學會「教壞小孩」。台灣社會五十年來對於社會學依然無知、甚至始終懷抱著調侃與奚落的態度,至此表露無遺。 

        場場始於街頭的反思與辯論,在學運落幕之後,並未劃下休止符。久居學術象牙塔內的研究者開始不安於室,透過網路,主動發起討論、架設自己的溝通平台,從「菜市場政治學」、「巷仔口社會學」、「巷子口經濟學」、「歷史學柑仔店」、「芭樂人類學」、「哲學哲學雞蛋糕」、「花惹法理學」、到「公醫時代」等,藉由擴大社會對話的基礎建制(infrastructure),喚醒了原本對於時事冷感的年輕一輩。其中,「巷仔口社會學」在出世之後的短短一年半內,吸引了2.1萬個FB粉絲,累積180萬次的網頁點擊,在人文社會學門的新興網路平台中可謂成績斐然。發表在「巷仔口社會學」上的百餘篇文章,不僅在許多受歡迎的網站都有轉載(例如:天下、關鍵評論網、ET新聞雲、公視PNN新聞議題中心...等等),其中部分更已集結成冊發行,在嚴重萎縮的出版市場上,颳起一陣不小的旋風,第二、第三集也正緊鑼密鼓地籌備之中,蓄勢待發。 

        現代資通訊科技之賜,加上社群網站的推波助瀾,社會學在台灣的影響力與觸及率已漸有病毒擴散之勢,這股「社流感」(Sociofluenza)在過去兩年內所侵襲的人口,恐怕還勝於之前五十年的總和。然而,這並不代表社會學在台灣的發展與推廣就此步上康莊大道,尤其,「知道」(awareness)社會學的存在是一回事;「欣賞」(appreciation)社會學的價值,那又是另一件事。觀察歐美等國,儘管社會科學發展的歷史較為悠久,根基更為穩固,卻也免不了邊緣化的威脅。以美國為例,補助社會科學研究的預算相較於「主幹科學」(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或醫學而言,已是九牛一毛,但國會中的部分共和黨議員卻始終覺得社會科學研究無益於國計民生,不斷提案刪減預算,還發表一系列報告以「浪費事件簿」(Wastebook)為名,指控大多數研究都在虛擲公帑,其中矛頭特別指向社會科學。資源豐富如美國尚且如此,身處蕞爾小島的台灣,實在很難令人對未來社會學的發展過度樂觀。 

        雖如此,目前社會科學發展的某些趨勢,卻仍讓人看到無窮的希望。例如,美國前任總統Obama在其任內先是組成直屬白宮的「社會與行為科學團隊」(SBST: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Team),其後並頒布行政命令,要求未來所有的政策規畫,在可能的範圍內,都要納入社會與行為科學的發現,以提升政策績效,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過去兩年來,「社會與行為科學團隊」從一開始沒人沒錢,到後來有十多位不同領域的學者加入其中,並與20多個聯邦機構合作多達70個計畫案。這樣的發展其實也呼應了知名科學期刊Nature近來對於「跨際科學」(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的倡議,認為自然科學家與社會科學家攜手合作乃勢在必行,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徹底解決貧窮/不平等、戰爭/暴力、能源/永續、糧食/飢荒、環境/飲水、氣候以及健康等各方面的巨大挑戰(wicked problems)。Trump執政之後,「社會與行為科學團隊」的命運雖仍在未定之天,但他們的存在已經讓人看見了社會科學的巨大潛力。 

        獨有偶,目前在德國,一種「轉化科學」(Transformative Wissenschaft - Transformative science)的概念也逐漸壯大興盛。Wissenschaft意味著含括所有的學術領域;而轉化(Transformative)則將學術研究導向社會行動專案,其議程乃由公私部門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所共同決定。「轉化科學」迫使科學體系的代表作出決定:要不是繼續防衛性地宣稱科學僅關乎好奇與創意,就是公開承認所有科學皆具有轉化特質,並與其所由之的社會交互纏繞。對於進入反身現代性(reflexive modernity)階段的知識社會而言,「轉化科學」描繪出科學(自然與社會皆然)的新興角色:對於當下持續的社會轉型取得更深刻的瞭解,並提高對這些基本變遷過程進行反身性思考的社會能量。「轉化科學」的概念勢必會對(1)研究、(2)教育與學習、(3)制度結構與科學體系的變遷,帶來深遠的影響;依此方式產製的知識,也將同時具有科學與社會層面上的有效性。 

        山之石,可以攻錯。如果想讓台灣目前這股「社流感」的影響加深加長,研究者須勇於跳脫個別次領域的舒適圈(comfort zone),並試著將觸腳延伸到其他的學科領域,乃至於公共政策層面。當然,這不代表我們必須削足適履地去配合主流科學的僵化標準,或是落入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對立的二元窠臼。但是,我們的確需要發揮更多的想像力,針對知識上的缺口提出攸關宏旨的大哉問,而不是盲從跟風;尋求與其他學科對話的基礎,而不是閉門造車;思考如何將知識更有效地推廣並轉化為具體的改革,而不是敝帚自珍。畢竟,社會學始於對集體行動的洞察,最終也該實踐於集體行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