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8(六)上午場次
首頁 > 11/18(六)上午場次
1-1-112 理論:擴散、反思與創新
2023-11-01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場次簡介/ Description: 

  本場次貫串了古典與當代的社會理論。包括塔德和亞當斯密的社會思想、魯曼的系統論在資訊社會學方面的理論創新,以及布迪厄的針對國家的再思考。

主持人/ Chair:魯貴顯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評論人/ Discussant
陳宗文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魯貴顯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發表人/ Presenter:張敦為(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題目/ Title:個體模仿及其擴散 塔德對亞當斯密《道德情感論》的繼受和延伸

摘要/ Abstract:
  當代對於塔德(Gabriel Tarde)社會理論的論述,較少深究亞當斯密(Adam Smith)對塔德社會學觀點的影響,這使得塔德社會觀預設的「模仿」(imitation),與「擴散」(diffusion)、「遠距行動」(action at a distance)、「信念」(belief)、「心際影響」(inter-mental influence)等概念間的關係不易被理解。本論文嘗試回答的問題是:為何塔德的模仿論是在亞當斯密「同情」(sympathy)觀念的基礎上開展的?塔德又如何藉由修訂亞當斯密人類社會性的觀點,解釋人類心智間產生交互影響的多重力量?本論文將檢視塔德基本概念中提及亞當斯密「同情」觀念之處,並與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一書的相關論述進行比較,呈現塔德繼受和延伸亞當斯密的貢獻。
 
關鍵詞:模仿、同情、心際影響、擴散、遠距行動


發表人/ Presenter:陳逸淳(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題目/Title:跳脫「國家思想」來思考國家:布迪厄的國家理論

摘要/Abstract: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認為,所謂的「國家思想」乃致力於维持某種信 仰,亦即要人們相信,國家存在的理由在於捍衛所謂的「共善」。從這樣的命題 出發,布迪厄從企圖建構一套「國家生成的社會學」,來重新理解國家如何成為社會中諸多場域的「後設場域」(méta-champ)。布迪厄的國家理論試圖描繪出國家與社會的整合過程,並藉此回答一個最基本的社會學問題:「社會秩序從何而來?」。然而,若想要理解國家,就必須先與一切與國家有關的認識論預設進行決裂。但跳脫「國家思想」來思考國家並非易事,因為「國家」已被刻劃在整個社會世界裏頭,是社會世界所使用的形式,甚至還構成了社會世界;布迪厄認為,由於國家是「論述狀態的社會世界」,因此人們幾乎已經無法想像「非國家」的世界了。但也正因為如此,建構出「國家生成的社會學」便更加重要,但同時也是最困難的工作:因為社會學這門學科本身,就是由國家所保障的職位所構成;社會學家如何與國家保持距離、跳脫國家思想來思考國家,是最根本的認識論課題。
 
關鍵詞:國家、國家思想、後設場域、國家生成的社會學

 

發表人/ Presenter:蕭煒馨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題目/Title:資訊社會學理論初探

摘要/Abstract:

  自從電腦與網路廣泛進入生活情境之後,社會學就產生了大量的經驗研究,描述、觀察也分析資訊科技對於人的影響。另外一類型的研究則著重於聚集眾多 使用者的社群平台,在這個看似虛擬的空間中,使用者發展出新的互動方式,生產大量內容,並且激發更多互動。我們也可以觀察到,社會學者嘗試將資訊科技發展後的現象,連結到古典及當代社會理論的概念,證明理論對於當代現象仍具解釋力,也回應資訊科技帶來的問題,如演算法帶來的同溫層效應、大數據隱含的監控意義,而人工智慧的出現,甚至挑戰我們對於「人」的想像等。眾多社會學理論中,德國社會學家Niklas Luhmann 的社會系統理論以溝通(Kommunikation)為社會最基本的元素,在資訊社會中,我們終於可以認真對待溝通這樣的概念。不論是在社群網站、人工智慧、影音平台等,我們都可以看到溝通的進行與銜接,是相當複雜的選擇過程,我們觀察網路溝通的方式,也不再使用成功與否的判準,甚至也無須涉及眾多參與溝通者的意圖、表情與姿勢,無須檢查文法,無須想像其他溝通者是否為主體等。本篇論文期望系統理論的概念,能夠為觀察資訊社會 提供一個起點,以及足夠抽象的概念工具。
 
關鍵詞:溝通、系統理論、資訊社會、資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