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9(日)下午場次
首頁 > 11/19(日)下午場次
2-4-104 博碩士論文獎發表(二)
2023-11-16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主持人/ Chair:何明修

發表人/ Presenter:吳明季(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題目/ Title:價值、參與和主權:台灣原住民部落發展實踐的三個面向

摘要/ Abstract:
  本論文是一本關於台灣東部花蓮奇美部落阿美族人的民族誌,探究150年來台灣原住民族遭受資本主義化的過程,原住民主權如何遭受殖民打壓,但如何持續以原住民價值系統參與在資本主義裡頭。這種出現於當代經濟系統的混種物(Latour),挑戰了現代性知識生產對原住民經濟系統遭遇資本主義必然會解體轉型的預設。研究發現,儘管遭受殖民發展破壞(Escobar),原住民主權和國家主權一樣具有建構性的面貌,可以透過基礎設施來調控生命權力,並具體化自身的權力。在歷史上,奇美部落原住民主權在極端不對等的殖民權力關係中,依然可以透過水圳基礎設施的掌控與國家主權無聲角力。另外,持續被制度性削弱的原住民價值系統,與削弱它們的殖民主義結合資本主義所形成的掠奪結構(Coulthard)一樣,也具有建構性的面貌。這些建構性的面貌構成奇美部落族人在特定時空脈絡下不斷演變的經濟實踐——包括農業經濟作物Mipaliw(換工)的演變、都市工地板模Mipaliw的變種、與21世紀創造奇美部落經濟的內、外轉譯和Marara(義務勞動)。這些混種物結構的生成,是透過一個轉譯(Tsing)的過程。「對內的轉譯」是將主流社會的價值轉譯進在地的實踐;「對外的轉譯」是將原住民的價值和實踐,與國家、非政府組織和企業界互動。並且透過不斷活化原住民價值系統的轉譯和經濟實踐,來維護原住民主權。本民族誌採取批判地理學的觀點認真看待原住民價值系統的本體論,亦即強調一種深刻的歷史性、制度化和受權力影響的本體論(Radcliffe)。這本民族誌的作者——我,是一名在地人類學家,同時也是一名行動主義者。身為一位嫁入奇美部落的漢人女性,住在奇美部落生活和從事社區工作已經將近二十年。最後,本研究呼籲建立一種方法論,亦即建立一種知識上與實踐上解殖的倫理空間,讓更多人一起參與進來創造新的框架、關係與連結,持續建構和壯大原住民主權。
 
關鍵詞:資本主義化、原住民主權、原住民價值系統、本體論、轉譯、裝配

 


發表人/ Presenter:王安琪(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題目/Title:實踐「善終」:安寧照護的實作、預期工作與專門技能

摘要/Abstract:
  在死亡高度醫療化的脈絡下,人們如何實踐善終?從1990年代開始,台灣社會中多元行動者不斷透過協商去界定什麼是善終,以及如何達到善終。安寧照護網絡在倡議新型態的善終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主張避免無效醫療外,並透過緩和臨終者身心靈受苦的方式,讓末期病人能平靜且自然死亡。安寧照護網絡所建立理想化且高標準的善終論述,強調人們預先做好醫療抉擇更有機會獲得善終。然而實務上,末期病人要實現理想的善終,需要密集的照護工作支持。本研究強調從照護實作的觀點,探討醫療專業與常民為了實踐善終,如何共同進行臨終照護。研究者為了瞭解安寧照護網絡建構的善終論述內涵,以及行動者如何進行實際照護活動,在台灣北部一間醫學中心的安寧病房進行一年期的田野觀察(2019年底至2020年底),深度訪談23位安寧團隊成員與21位病患家屬,並且分析政府、專業組織、民間組織有關於安寧照護主題的文本。

  本研究的具體發現與貢獻在於四個層面:一、凸顯安寧照護中耗費心力的隱形工作,包括預期工作、舒適工作、情感工作,以及困難且複雜的專門技能。二、確立安寧照護的理想原本是貼近照護的邏輯,然而現實中許多制度設計卻依循選擇的邏輯。如果只重視選擇的行動,將無法了解照護過程中的複雜性。三、豐富對於預期工作的了解,特別是如何在病情快速變化的狀況下進行預測、溝通與行動。臨終照護涉及三種時間框架:臨床性時間、社會性時間與組織性時間。安寧團隊協調這三種時間框架,並縮減之間的落差。四、揭露臨終照護對於「家」的預設,善終論述強調家庭與家空間的重要性,但較少呈現家屋作為照護的物質基礎,還有家戶作為經濟資源再分配的單位。基於這些發現,本研究最後針對現行的安寧照護實作,提出政策規範的建議。

 


發表人/ Presenter:陳亭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題目/Title:能源轉型與文蛤養殖:雲林麥寮設置綠能發電設施之爭議

摘要/Abstract:
  自 2016 年蔡政府上任推動能源轉型,在全臺各地陸續爆發各種綠能衝突, 而這些爭議也同樣發生在雲林麥寮。本研究以社區研究的取徑,以參與觀察、焦 點訪談與資料分析為方法,探討麥寮鄉,特別是在海豐村和後安村這兩個養殖漁 業重要產地設置綠能發電設施發生的現象及課題,包含:為何風機遭到地方居民 反對卻能夠設置?為何養殖業者不投入「漁電共生」,反倒是將漁塭回填設置風 機?又為何他們認為在養殖池內架設光電板從事養殖是不可行?本研究透過探 討設置綠能發電設施的問題,揭示綠能如何影響地方社會的既有秩序,並且以地 方居民與養殖業者的視角,去理解當他們面對大範圍土地被劃定為設置綠能用地 時,究竟是如何設想綠能設施的進駐。
 
  研究發現,當前由綠電業者主導大規模開發的綠能進駐方式,形成了強力且活躍的政商利益網絡,化解了設置綠能可能產生的社會衝突,是綠電得以設置的 關鍵因素;其次是設置法規是否完善、基礎建設是否充分等制度因素。綠能確實 提供了欲退休或轉作的養殖戶將魚塭作為其他用途的選項,然而這股合法卻不合 理的力量,卻也在欲將土地租給光電業者的地主與欲繼續從事養殖的養殖戶兩類 群體間形成緊張關係。此種進駐方式日後可能會產生「排擠效應」、「連帶效應」 與「轉作效應」三種發展導向,進而引發與政策預期相反的結果,即綠色能源不 但無法幫助沿海漁村的轉型,甚至引導養殖業者棄養轉而種電。

 

發表人/ Presenter:施又熙(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題目/Title: 轉型正義的傾斜:失語現象的移轉與被消失的失語者

摘要/Abstract:
  本文關注後威權時代失語現象由受難者及其後代移轉至執行者後代的現象,試圖爬梳失語現象移轉與失語者集體消失所產生對臺灣的後續影響,以及這樣的影響是否對造成轉型正義的傾斜?本研究以對執行者後代的深度訪談做為主要研究資料,文本資料與參與觀察為輔,並以記憶研究、覺醒論述、轉型正義論點為理論概念探究失語現象形成的脈絡與因素。
 
  第四章到第六章以實證資料詳述分析執行者後代失語現象的多元呈現,失語現象並非僅是其字義上或病症式的詮釋,而是飽含了各種被忽略的失語條件。並且進一步指出失語現象背後所隱含的,執行者後代在跨出原有社群疆域後所產生的覺醒衝擊,與原有社群間的衝突乃至於情感與記憶的斷裂,以及難能被社會或其他社群所接納而導致的失語與在人群中隱身的舉措。最後則說明執行者後代覺醒後,反身追問家族過程中看見的斷裂的記憶與無法成篇的歷史構築現實,並從中看見臺灣長期以來的族群議題與轉型正義工程推進之難處。
 
  本文的第七章則以記憶研究、覺醒論述與轉型正義論點來進行理論層次的分析,這是記憶研究首次被運用在執行者後代的論述上,從中我們得以發現記憶策略難以使用在執行者後代的社會類型中,無法成功形成一個新的我群概念,成為不存在於討論視野中的缺席者。此外,也在該章節中扣問DeGloma的覺醒論述對於臺灣轉型正義工程中執行者後代的適用性,並提出新觀點。
 
  最後在結論中總結出失語現象的產生與失語者集體消失對臺灣產生的影響,包含有歷史真相的不完整、族群議題加劇、同一歷史(one history)的不可得與轉型正義的傾斜,並且進一步概念化「轉型正義的傾斜」。同時也提出在本研究中的限制與未來可繼續研究的方向。
 
關鍵字:轉型正義、後威權、失語現象、執行者後代、集體記憶、覺醒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