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9(日)下午場次
首頁 > 11/19(日)下午場次
2-4-113 經濟社會學(四):金融
2023-11-06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場次簡介/ Description: 

  此場次主題將討論金融市場中影響人們生活的各種新媒介與工具,包括金融市場中區分資訊與噪音的溝通行動如何形成?以演算法為媒介的智能溝通以及社會條件如何形成?另外,也將討論最近快速崛起的商品貸款金融技術。

  資訊與噪音如何產生影響投資者的決策,新的智能溝通產生出虛擬的使用者,新的貸款技術擴散到經濟資本較弱的使用者,幾乎是全面性的影響著這個社會。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金融與人工智能工具出發,探索這些以往沒被注意的主題,並提出我們初步的看法,希望引起更多討論。


 

主持人/ Chair:吳宗昇


發表人/ Presenter黃義傑(輔大社會系碩士)
題目/ Title:充滿噪音的市場與演算的交易

摘要/ Abstract:
  在專業的金融交易中,交易者面對市場中各種訊息,必須要從這些訊息中找出可能帶來獲利的訊息,Fischer Black(1986)將其稱為金融市場中的「資訊」,而那些可能無法帶來獲利的訊息,Fischer Black則稱為金融市場中的「噪音」。一般普遍也會將資訊視為正確的訊息,噪音則為錯誤的訊息。以Luhmann的系統理論來看的話,噪音之所以是噪音並非是因為它可能無法帶來獲利,或它是錯誤的,資訊之所以是資訊也並非因為它可能帶來獲利,或是其訊息內容是正確的,資訊與噪音沒有本質上的不同,而是一組區分的兩邊,資訊藉由與那些被區別為非資訊的噪音區別開來,才能指認什麼是資訊,反之,噪音也是由同樣的方式被指認出來。當交易者觀察到資訊與噪音是一組區分,沒有本質上的不同,便會進一步發現任何市場中的訊息,即市場中的價格或數據皆有可能是資訊或噪音,陷入無法區分資訊與噪音的弔詭。但這組區分的弔詭以及去弔詭也成了這組區分得以繼續運作的可能性,使得交易者可以藉由歷史資料的回測及獲利期望值的計算不斷的暫時區分出資訊與噪音,而不至於因為無法區分導致交易中斷,形成演算的交易。這個陷入弔詭及去弔詭的過程是將無可規定的亂度轉化成可過程化的亂度,也是金融交易的社會性所在。

關鍵詞:噪音、系統理論、區分、弔詭


發表人/ Presenter吳宗昇(輔大社會系副教授)
題目/Title:萬物皆可貸:車貸、商品貸的技術崛起與其社會衝擊

摘要/Abstract:
  本文將討論近期在台灣大量發生並且迅速崛起擴大規模的車貸、商品貸款等現象,並分析這些金融貸款技術在社會層面的影響。車貸、商品貸等分期付款模式,是發展已久的金融技術,但在現代社會中,配合資訊管理、手機App、線上交易等系統成熟後,租賃公司迅速將此項交易規模擴大,讓原本屬於商業領域的買賣契約分期付款,蠶食原本消費金融貸款市場。這種貸款具有幾項特徵:(1)高利息,介於高利罪的上限;(2)過度放款,老舊機車市價不到1萬,卻可貸出二十萬的高額資金;(3)「假買賣,真貸款」,利用層層外包技術,創造買賣合約,甚至用照片拍下電器照片,幾個小時內無實際買賣就可貸款,也規避消債條例的規範;(4)善於利用司法資源,使用本票及擔保品等項目,讓法院成為催收或強制執行的工具;(5)灰色產業體系運作,從上市櫃公司到路邊的車行,形成綿密的放貸體系,並讓部分詐騙集團利用此便利特性讓受騙者快速取得金錢。
 
  本研究使用質化研究方法,經過半年追蹤數十位貸款人,並分析其貸款起因、合約文件、貸款過程以及還款條件等資料,描繪出基本圖像。此類貸款族群往往在經歷銀行信用貸款、親友借貸、當鋪等各種手段後,將汽機車或假買賣貸款當成最後的資金取得方式。然而,此類資金融通方式目前並沒有清楚法律規範,其催討手段和不合理合約,使得債務人不得不透其他管道再次「借新債、還舊債」,因此產生債務人的心理恐慌、生活壓迫和人際網絡斷裂,對其家庭產生難以挽回的傷害。
 
關鍵字:車貸、商品貸、假買賣真貸款、金融技術、社會衝擊



發表人/ Presenter
史旻玠(清華大學社會學所碩士)
黃義傑(輔仁大學社會系碩士)
題目/Title:智能溝通如何可能:智能演算系統之假定

摘要/Abstract:
  2022年11月,OpenAI研發出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它所帶來的AI浪潮,似乎不亞於 數位化關鍵技術之發展(如網路、iphone等)。本文從魯曼(Niklas Luhmann)的系統理論出發, 探問社會如何處理數位化之劇變,並大膽的假設一個次系統的出現,專門處理魯曼所謂現代 社會的固有值「偶連」。偶連意味著非必然也絕非不可能,而這個概念是Parsons建構社會理 論的基礎,即個人在互動中面臨的雙重偶連性。埃琳娜(Elena Esposito)將此概念應用在使用 者和演算法所參與的溝通之中,指出了溝通建構出「虛擬的偶連(Artificial Contingency)」,一 個他者的互動對象,並預期能獲得"有效但非預期的"回應。關於數位化和演算法機器,她和魯 曼另一位學生貝克(Dirk Beacker)指出,數位生產並無法反饋到自己身上,因為數位編碼對演 算自身來說並不具備「社會意義」,無法茁生成自我再製之系統。貝克則進一步認為數位化媒 介導致了一種以複雜性為特徵的全面性文化形式。這些都立基於人們對演算法機器以及人工 智慧有著太多未知,它就像黑洞般,吸納所有事物再灑向到社會,像宇宙大爆炸般讓人不知所 措。從社會現象出發,演算法的發展似乎沒有如千禧年來的另社會恐慌,但為何在ChatGTP後 ,大眾才把目光集中在人工智慧的發展?本文做了一個理論上的假設,即數位化的演算並不 只有社會面向的意義消解(因而對社會更複雜),在時間面向上,已有專門處理偶連,透過互動 情境去弔詭的系統,因而在時間面向上掩蓋了偶連性公式之弔詭。也因此我們還來得及以社 會學的角度,提問「下一個社會」之可能性。

關鍵字:人工智慧、系統理論、偶連、複雜性、ChatGTP、虛擬的偶連、智能演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