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9(日)下午場次
首頁 > 11/19(日)下午場次
2-3-114 重接生產與消費:當代東亞社會變遷的視角
2023-11-09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場次簡介/ Description: 

  本場次目的有二。
 
  首先,本場次拓展食物的研究取徑,將食物放在東亞社會變遷的脈絡當中,探討當代消費文化如何與食物體系互動,並以內蒙古的牧民、臺灣原住民的小米和台灣菜為案例,檢視生產和消費的重新銜接。
 
  其次,本場次是為了投稿國際期刊專題而進行討論。本場論文將共同申請國際期刊Consumption & Society專刊,以東亞社會中的食物消費為題,拓展消費社會學的研究範疇。

主持人/ Chair:江順楠,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發表人/ Presenter
萬尹亮(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許博翔(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生)
題目/ Title:消費與社會: 從《臺灣菜》與《臺灣味》談起

摘要/ Abstract:
  美食是臺灣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美食也在國外成為市場賣點。本文回顧了最近出版的《臺灣菜》與《臺灣味》。這兩本書提供了互補的闡述,前者考察了臺灣菜的歷史,強調政治轉變對臺灣菜的形塑,使得臺灣菜融合了日本、中國不同地區和臺灣本土的多重元素。後者則分析了臺灣風味的地理傳播,討論臺灣食物在東南亞的生產和消費,並分析人類和非人類行為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重新定義臺灣美食。
 
  本文以這兩本書討論消費在東亞社會變遷中的作用。這些書闡釋了消費與供給系統相互作用的方式,展示了餐館、食品貿易和街頭小販如何塑造飲食,以及民族主義如何成為食物系統的動力。此外,這兩本書中還分別展示了臺灣風味如何被進、出臺灣的移民不斷重新定義,反映了臺灣民主化和區域關係如何重塑日常生活。它們共同豐富了我們對政治經濟和地理如何組裝臺灣食物的理解,從而凸顯消費如何反映並推動了社會變遷。
 
關鍵字: 臺灣菜、食物國族主義、消費、供給系統、社會變遷

 


發表人/ Presenter:余炘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題目/Title:現代性釀的奶: 社會節奏視角下內蒙古自治區當代牧業變遷與小牧民的困境

摘要/Abstract:
  本研究旨在採用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的「節奏分析方法」(Rhythmanalysis),探究現代化大型乳品工業(蒙牛與伊利公司)出現後,對中國蒙古族牧民日常乳品生產實踐的影響。透過闡述傳統/游牧生活與現代/乳品加工產業之間的生產節奏轉變,以及牧民對工業生產節奏的適應過程及策略,揭示當代內蒙古治區的蒙古族游牧民如何在其生活的地方社會中調整其牧業/文化生產節奏,以應對中國政府和城市消費者對其施加的壓力。
 
  最終,本研究發現這些牧民在嘗試發展各種節奏應對策略的過程中,逐漸被規訓為「城市游牧民」,每日載著自家生產的新鮮牛奶在城市的社區之間流動、銷售。這種適應策略使得他們能夠在現代化消費市場的壓力下保持傳統的生產方式,並在日益都市化的環境中維繫其文化連續性。
 
  本研究的田野調查時間跨越2014至2019年,調查範圍涵蓋了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東、中、西部地區,包括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達茂旗、巴彥淖爾市,和呼倫貝爾市。調查方法主要與當地牧民和乳品公司員工進行無結構式訪談,獲取牧業生產節奏轉變和現代化乳品工業影響的線索。同時,本研究也針對牧業管理和環境治理的官方政策文件進行分析,以了解政府在該領域的相關政策與措施。
 
關鍵字:乳品生產、節奏分析、游牧、內蒙古、現代化。

 


發表人/ Presenter:童靜瑩(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題目/Title:新自由主義與傳統文化復振運動下的臺灣小米生產與消費

摘要/Abstract:
  本研究關注臺灣東南部原住民八八風災後覺醒的小米復耕,及其運動置於新自由主義市場運作所呈現的生產與消費結構變化。本研究沿用加藤義喜(1986)提出的「特色國民經濟框架」為基礎,藉由文獻分析和參與觀察等研究方法說明2011年之後的臺灣小米,如何在貿易和政府支援等影響力下,於全球化及規模經濟主流中,展現文化價值與傳統知能傳承的同時,也掙扎於生產結構和市場考驗。
 
  研究結果認為,21世紀的臺灣小米內有部落推動小米復耕,外有政府協助發展觀光和食農體驗的推動,讓小米從糧食作物,轉變為市場或觀光用途的經濟作物。由於金錢交易的需求提高,部落生產勞動力流向外地賺取薪資,因此傳統生產組織式微,以高齡勞動為主;小規模生產因生產產本高,價格也提高,迫得小米的以節慶食物狀態流通部落。因此本研究建議透過導入壯年的游離勞力,進行網絡式農班的新商業模式,來穩定小米價格。
 
關鍵字:臺灣東南部、南島語族、文化復振、小米復耕、新自由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