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8(六)下午場次
首頁 > 11/18(六)下午場次
1-4-2F海報區 海報poster發表(一)
2023-11-01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發表人/ Presenter:林孟賢
題目/ Title:補習文化下家長的學業期待與學生的自我期待衝突

摘要/ Abstract:
  在補習蔚為流行的台灣,許多台灣學生都經歷過補習這一階段。而求學階段時家庭中家長與子女對學業期望與自我期望時常發生矛盾與衝突。因此本研究提出兩點研究問題(1)補習文化對學生與家長有什麼影響?(2)補習文化下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待與學生的自我期待是否有所衝突?分析在補習教育的擴張下,家庭於個人間的期望與衝突之間所反映的社會結構及成因。本研究採取MarkBray所提出的「Shadow Education System」為理論架構去分析台灣補習環境的擴張與變遷,並以質性研究中的歷史資料分析來考察台灣補習文化形構的歷史脈絡與變遷,再以半結構式訪談法來蒐集資料,分析本研究所聚焦的家長與學生對於學業期待與自我期待的矛盾與衝突之間的關係。主要的研究結論有四:(1)補習文化與升學主義的映射關係仍是影響現代父母在家庭內部對子女期望的重要因素之一(2)補習文化在不同層次間同時帶給了父母與子女虛幻的焦慮感(3)人際連帶是補習文化建構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4)家庭內部對於補習效益的衝突是顯著的。本研究驗證了多位量化研究,提供質化的經驗研究基礎,希冀未來有研究者繼續針對台灣補習文化此一社會學領域做更多的討論與研究。
 
關鍵字:補習文化、升學主義、學業期待、家庭矛盾

 


發表人/ Presenter:洪偉豪
題目/Title:談判與遷移—論大學遷移的資本轉換與家庭抗爭

摘要/Abstract:
  關於大學的遷移與否,過去關注的焦點多注重於城鄉發展的差距造成的遷移後果以及升學主義形成的大學與區域之權力階序,然而這樣線性的研究背景造成了對於人類能動性的忽略,以及許多存在於遷移故事之中的細節。因此,本研究延續筆者過去對於大學遷移的研究,以人文地理學與移動研究的觀點出發,企圖討論遷移故事中曾經被遺忘的細節,包含其中的學術資本作為籌碼的談判、說服、科系間的選擇細節、家庭的教養風格、個人身份的交織以及遷移作為自由的途徑。本研究以地理學與社會學中關於移動能力(mobility)的各研究做為基本框架,並討論移動能力作為一種資本、加入 Bourdieu 關於資本形式轉換的概念,再加上學術資本作為遷移的談判籌碼,一併討論關於遷移敘事之中的細節,並且以解疆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的概念了解地理空間變化作為脫離既有社會規範的途徑。本研究使用質化研究方法,並以敘事研究為主要的研究途徑,深入了解每一個受訪者的遷移敘事,以期獲得關於在與大學選擇有關的遷移之中任何的故事細節,並透過筆者自身的反身性思考進行適當的詮釋。本研究預期可以看出個人在大學選擇之中關於遷移與否的拉扯,包含家庭規範與自由、地方認同、經濟成本等條件,也能從其中看到關於受訪者自身的意向以及達成過程中的談判、抗爭、說服,乃至於妥協。本研究期待最後可以透過本研究呼籲學界關注遷移敘事之中的細節、青少年身分在遷移研究之中的位置與挑戰、大學作為大部分臺灣青少年第一次遷移的經驗之重要等研究相關的議題。
 
關鍵字:遷移、移動能力、資本形式、大學選擇、敘事研究

 


發表人/ Presenter:張天馨
題目/ Title:葬者,藏邪?——殯葬勞動中女性勞動者的工作文化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了解台灣殯葬業中,女性勞動者的工作現場與勞動處境。台灣的女性殯儀勞動者過往少被提及,產業內也較少見女性勞動者。但近年該職業中保有之性別分界逐漸模糊,鬆動原本明確的區隔,使曾經不得其門而入的女性勞動者開始投入殯葬業中。
 
  本研究採取質性訪談和參與觀察,分析當代台灣殯葬業受到法規規範、殯葬禮儀服務商品化、禮儀師證照化與專業化的環境下,女性勞動者如何參與產業中不同職位的工作、理解自己游離於禮儀師的固定身分,她們又置身於何種處境。藉由分析殯葬業的勞動環境、勞動過程以及勞動者從中發展出的人際應對、工作競合等,本研究希望探究在殯葬業中的工作職務分佈如何與身體規訓、男性凝視產生作用,進而挖掘殯葬業中的女性勞動者如何在曾經拒斥女性的工作領域中執業。
 
  綜上所述,本研究奠基於微觀角度理解從業者的職業圖像與主體性,描繪女性殯葬禮儀勞動者的生命厚度,並正視其置身的勞動現場,進而探討該產業如何結合大眾對殯葬禮儀服務的理解和想像、業者在工作之中的行動、文化意義的刻意塑造,發展出當代女性勞動者在殯葬業中的異質的工作文化。
 
關鍵字:殯葬禮儀、女性、凝視、身體勞動、情緒勞動
 
國科會計畫編號:111-2813-C-007 -033 -H

 


發表人/ Presenter:張晏瑄(東吳大學社會系)
題目/ Title:藝術文化與國族認同:日治時期繪畫作品論述調查與分析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計畫以日治台灣時期之繪畫作品於博物館的使用,討論日治時期藝術作品與台灣文化論述的關聯,而在繪畫作品使用與詮釋的實證基礎上,討論國家與非國家團體再建日本殖民時期的想像,也在這個基礎上,反思當代台灣文化論述的構成,與討論日本時期的畫作如何成為官方與社會競爭、衝突、對立、溝通、談判甚至妥協的論述製造場域。公立博物館為國家建立的論述傳播機構,而私人的博物館則是公民發表論述的場域。本研究的素材,是博物館館內的畫作展覽。展品是博物館常使用與詮釋藝術品做出詮釋的方法。本研究的方法論,一則以Benedict Anderson著作想像的共同體為基礎,再則以Stephen Berger & Chris Lorenz著作國族化過去為理論與分析架構,討論國家與史學家的論述過去的技巧。研究發現日本時期繪畫,在當前台灣文化論述中遠遠不只有「作品」的角色而已。在當前的社會脈絡下,他應該是一種文化行動、生產與意義製造過程,也是國家與社會製造、並傳播論述的方式。這些畫作雖然與日治時期的殖民背景相關,但目前的意思,在於呈現臺灣的文化史、美學進化。社會群體的解釋之中,更看到他們如何鏈結畫作與庶民生活,進而增強官方論述,具體化台灣文化的意涵。
 
關鍵字:文化論述、國族認同、日本時期繪畫、記憶與遺忘
 
本投稿論文源自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112-2813-C-031-0120H〈藝術文化與國族認同:日治時期繪畫作品論述調查與分析〉

 

發表人/ Presenter:莊鵑慈
題目/ Title:越南洗頭—婚姻移民如何創造新興產業?

摘要/ Abstract:
  在過去對婚姻移民的研究中發現,我國男子大多是抱著傳統女德的想像來尋找海外的婚配對象,而越南與我國文化相近,使得越南女子被視為符合傳統女德的理想對象,越南也成為了近年來我國婚姻移民中最主要的來源國,這樣的期待不僅反映在婚姻經營與家庭關係中,在經濟條件中更為明顯,我國男子期待妻子全心在家務勞動中,在經濟條件上應該依附丈夫,不該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與工作,而過去我國的越南婚姻移民大多的確從事家務勞動,或是輔佐丈夫事業,或是從事一些低階勞動。
 
  但近年來,國內興起越南洗頭的風潮,包羅萬象的服務內容包容洗頭、美容、美甲、紋繡等,這與過去來自越南的婚姻移民被賦予的期待不同。因此本文的提問如下:越南洗頭這個產業興起的背後代表著婚姻移民被賦予的期待有所轉變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需要被釐清?我將對越南洗頭業者進行訪談,暸解他們走向這個產業的軌跡、這個產業的勞動樣態,以及他們在職場與家庭中如何取得平衡。
 
關鍵字:越南洗頭、婚姻移民、產業、女性就業、美學勞動

 

發表人/ Presenter:陳于揚
題目/ Title:當代臺灣由烹飪家政資本建構的社會網絡樣態初探

摘要/ Abstract:
  當代的科技發展相當迅速,而人類社會也因而產生許多不同的變化與應對。在眾多論述中,「還有什麼是不會被取代的能力」是討論的重點。根基於此,本文透過以家政(home economics)領域作為切入面向,探討在快速的科技變革中人類社會呈現如何樣貌。家政領域中,家政資本(home economics capital)的概念由Huang於2009年提出,烹飪文化資本(culinary cultural capital)由de Solier於2005年提出,但是在二者中,烹飪能力(culinary ability)如何作為家政資本?而作為家政資本的烹飪資本如何湧現(emerge)在社會/社群互動中?為回答上述提問,本文以某學術社群中隨機抽樣的數位二十至三十歲的青年為研究對象,以半結構式訪談作為資料收集的方法,並以社會網絡理論的觀點為取徑進行分析討論。社會網絡理論中,個體間的關係鏈結(relational ties)是重要的討論對象,而在社會網絡分析中,鏈結的形成是根基於資本的流通。經過初步研究,本文指出家政資本作為人類社會中個體間的資本競逐工具,其中烹飪能力是較容易將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轉化為外顯知識的類型,並且形成烹飪家政資本(Culinary Home Economics Capital),成為建構社會網絡的鏈結中重要的資本流通方式。
 
關鍵詞:內隱知識、社會網絡、烹飪家政資本、家政、關係鏈結



發表人/ Presenter:陳宇彤(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題目/ Title: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Choices of Field of Study in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摘要/ Abstract:
Education inequality caused by family backgrou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but there has been less attention given to the issue of horizontal stratification in Taiwanese education system. One important aspect affecting educational outcomes of Taiw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the choice of field of study, as it would impact the college major selection and future career paths. Although Taiw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emselves only based on their interest and ability to choose the field of study in senior high school, existing research shows that other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gender norms or family background may also influence students’ choice of field of study.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is perceived as a more financially rewarded field with high prestige, which could enable students from less privileged family backgrounds to achieve upward social mobility. However, previous research shows that students from more affluent family backgrounds a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STEM majors, which may indicate that educational inequality still exists. Therefore,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amine whether students from more advantageous family backgrounds are more inclined to choose the science program in Taiwanese senior high schools. The research uses family income, parents’ educational level, and parents’ occupation as the indicator of family background. The data from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and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and Beyond are used, and multi-leve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are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choice of field of study. 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family income and parents’ occupation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in the choice of field of study. However, father’s educational level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oice of field of study, with students whose fathers have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 being more likely to choose the science program. The gener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educational inequality may not be pronounced concerning the choice of field of study in the Taiwanese educational system.
 
Keywords: Educational inequality, choice of field of study, STEM, family background
 
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編號:112-2813-C-002-009-H

 

發表人/ Presenter黃聖斌(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題目/ Title:誰成為了母親?臺灣的母職薪資懲罰與自我選擇

摘要/ Abstract:
  儘管母職薪資懲罰的現象在不同社會中被持續證實,然而,由於方法論的限制,鮮少有研究檢視自我選擇現象—對於薪資成長性不同的女性而言,生育的機會成本會有所差異,薪資成長性較低的女性更有可能因較低的機會成本而選擇生育—是否存在於母職薪資懲罰當中?本研究採取性別公平理論的觀點,指出台灣社會的家庭文化使女性更有可能面臨在家庭與勞動市場之間擇一的現象,導致自我選擇更有可能發生。本研究以前瞻性的個人斜率固定效應模型(individual slope fixed effects model)分析華人家庭動態調查2006年至2020年的資料。研究發現:(1)在一般的固定效應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中,控制相關變項後,母職會顯著減少女性8%的薪資(2)運用個人斜率固定效應模型排除薪資成長性的自我選擇後,母職對薪資的懲罰效果便不再顯著,顯示母職薪資懲罰的效果有部分被自我選擇所解釋(3)然而,若女性擁有兩位小孩,即便排除了自我選擇的影響,母職仍然會顯著對薪資造成負面效果。本研究以台灣經驗資料證實自我選擇確實存在,並指出台灣女性所經歷的性別不平等呈現出與母親擁有高勞動參與率的歐美社不同的樣貌,母職更可能讓台灣女性完全退出勞動市場,而非透過薪資的減損對女性帶來影響。
 
關鍵字:母職薪資懲罰、性別不平等、勞動市場、家庭、生育



發表人/ Presenter:熊婷婷(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題目/ Title:探討超商夜班店員對於勞動空間的區隔策略

摘要/ Abstract:
  回溯過往勞動領域的文獻與研究,對於夜班工作者的探討大多集中於健康、心理等生理層面,針對夜班工作者在工作現場的策略與互動卻仍存討論空間。此外,既有研究對於超商店員的討論也僅止於爬梳其日常工作流程中的既定事項,但在該工作環境下以店員為主體所形成之勞動策略亦欠缺研究資料。因此,本研究以參與觀察的方式,旨在探討超商夜班店員因應與日班不同的人力配置時,對於勞動空間的區隔策略為何,以及店員該自主能動性的依據為何。
 
  研究結果發現,超商夜班店員基於非典型輪調工作的上班時段,因此在勞動過程中擁有較高的自主協調性。而在高度自主性的驅使下,輔以人力配置的不足,夜班店員常常會對勞動空間做出區隔策略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從而盡早完成份內工作。此外,因超商對於各項工作皆有著明確的規定以及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因此工作的內容、時間、空間都有其特定的要求以及限制。夜班店員為了符合相關規定,其需要以不同的工作內容為基準來進行對於勞動空間的區隔。透過該區隔策略,店員可集中處理特定空間內的待辦工作事項,來避免工作交叉處理時會產生的混亂以及達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其份內工作的目標。
 
  本研究以超商夜班店員作為研究對象,試圖補充以往勞動社會學中對於超商店員以及夜班工作者討論的不足。除此,超商夜班店員對於空間的區隔策略仍是建立在人力配置不足的基礎上,而人力配置不足的困境非僅依靠統一集團改變其營運方針即能得到減緩。政府應適時介入勞動市場的改革,才能完整保障全體勞動工作者的勞動權益。
 
 
關鍵字:便利商店、空間區隔、勞動策略、夜班工作

 


發表人/ Presenter:劉帝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題目/Title:影響原住民族生育意願之因素探討—以賽德克族春陽部落為例

摘要/Abstract:
  在臺灣的人口變化脈絡下,少子女化的現象已經成為學界近年來關注的焦點。不過,依據資料,臺灣原住民族相比於漢族的人口生育情形不但有所不同,並且少子女化在原住民族部落很大程度上並非當地所需首要擔憂之事。本文旨在透過質性研究,分析並了解為何賽德克族春陽部落家庭具有較為積極之生育意願。
 
  春陽部落位於臺灣南投,為賽德克族都達(Sediq Toda)群人之居住地,在賽德克族群中,屬於範圍較大的部落。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式,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訪問居住於春陽的受訪者,在遵守研究倫理的前提下,依循訪談大綱的問題詢問、並適時追問。接著,以文本分析研究法分析所知回答,透過對訪談內容的詮釋建構,最後歸納出具整體性的陳述。
 
  經過訪談及分析,發現影響部落家庭具較為積極之生育意願的原因並非單一而純粹,而是與以下幾項因素密切相關:泛基督教信仰、家長對孩童之教育資本累積方式、家庭理想生育子女數、婚姻觀念等。總之,部落家庭由於以上複雜而彼此交織、相互影響的原因,而顯現出迥異於漢族家庭之生育價值觀。
 
關鍵詞:原住民、生育意願、賽德克、春陽部落、少子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