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9(日)上午場次
首頁 > 11/19(日)上午場次
2-2-107 文明的背面:疾病、發展與代價
2023-11-13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場次簡介/ Description: 

  生物醫學是文明的一個重要動力。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愈來愈仰賴正式生物醫學知識來定義正常與偏差的生命、提供關於照護與矯正的種種建議。本場次的四篇論文分別由感覺統合、亞斯伯格症、牛乳消費以及痲瘋病的例子來討論生物醫學知識如何在介入生命的同時形塑了社會安排,而這樣的社會安排如何重新分配了風險、照護責任以及關於生命的常識。
 

主持人/ Chair:蔡博方
評論人/ Discussant:夏傳位

發表人/ Presenter黃建華(清華大學社會所 碩士班學生)
題目/ Title:反文明的文明教養?:感覺統合中的神經教養與風險想像

摘要/ Abstract:
  1980年代台灣興起對障礙兒童關注的風潮,不僅是障礙分類增加、障礙年齡層擴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概念也隨著這個風潮而推向社會大眾的面前。感覺統合理論即於當時由職能治療引介進台灣,旋即成為治療學習障礙兒童的熱門手法。不過,在治療學習障礙兒童之外,感覺統合理論也脫離了特殊兒童的範圍,成為一種家庭教養的方式,一直到今天仍舊是許多家庭的教養知識依據。
 
  本研究藉由「神經教養」(Neuroparenting)的概念來掌握感覺統合理論中透過「神經」、「大腦」的詞彙描述兒童生理發展過程的現象,並延伸成家庭教養的方式。透過文本分析與訪談以感覺統合理論來教養兒童的家庭,本研究嘗試與Ulrich Beck的風險社會概念對話,指認出這種神經教養對於兒童發展的外在環境,具有一種「反文明」的風險想像。同時,這種想像的接受不僅是科學單方面的傳遞,這些家長也在他們的成長經驗中體會到「不文明」的教養,而選擇以「反文明的文明教養」當作他們的教養腳本。
 
關鍵詞:神經教養、風險社會、文明病

 


發表人/ Presenter蔡承翰(清華大學社會所 碩士班學生)
題目/Title:診斷與家庭療育:疾病分類變遷下的診斷與照顧實作

摘要/Abstract:
  疾病的分類,是將主觀的病痛經驗轉譯為具有社會意涵的結果。在台灣,精神疾病的分類主要是依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以及國際疾病分類(ICD)而定,但在 2013 年 DSM-5 以及 2019 年 ICD-11 的更新,改變了亞斯伯格症原本的獨立鑑定準則,併入了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分類的改變對於既有疾病爭議的面貌產生了更多爭議的可能,使得當中的行動者在個案實作中的策略以及行為產生變化。
 
  本研究從小學(含)以下的亞斯伯格症案例切入,探討醫療機構的診斷過程面對疾病分類變遷的回應、病患家屬如何理解關於兒童發展疾病的診斷,以及在診間、評估過程中多重行動者所經歷關於資源、汙名的競爭與結盟,不只是家長與醫療單位,醫療單位自身內部的多重組成與合作亦在診斷的過程中發揮作用。診斷的過程中體現了一種既被醫療單位期待,也對於診斷有所期待的家長,試圖回應在抨擊醫療化與精神醫學的擴張之外,這些知識與話語對於家長來說產生何種意義,家長也因為醫療話語的穿透,使得家庭化的療育實作進入到了整個診斷與照顧過程,生活經驗逐漸與醫療經驗產生聯繫。
 
關鍵字:疾病分類、爭議空間、聯合評估、家庭化、照顧

 


發表人/ Presenter洪意凌(清華大學社會所 助理教授)
題目/ Title:疾病空間的演化:以台灣痲瘋病為例

摘要/ Abstract:
  自二十世紀初期以來,痲瘋病在東亞、東南亞與西太平洋的治理一直是各殖民帝國關於人口治理的重要問題,也是殖民時期結束後,直到近年都仍在各國持續引發人權討論的重要議題。借用監管醫學的理論概念,本文試圖理解痲瘋病治理的身體-地理空間演化。我將台灣痲瘋病治理分為四個時期:(1)日治強制隔離時期(1930-1951);(2) DDS大眾治療解除隔離時期(1952-1982);(3) MDT與都治時期(1982-1990);(4) 整建時期 (1991至今)。透過分析這四個時期痲瘋病治理中的疾病/身體/地理空間/人口分佈,我試圖解釋痲瘋病治理的疾病空間特質、醫院在其中扮演的功能、疾病空間改變的原因。
 
  本研究發現,在這前後約一百年的疾病空間演化過程中,醫學既是防治也是救助的雙重特質一直處在一個高度緊張的關係。而治療藥物所帶來的治癒可能性是推動痲瘋病治理以及疾病空間改變的主要動力。痲瘋病特效藥DDS(Diamino Diphenyl-sulphone)的引進使痲瘋的疾病治理從症狀-徵象-病理的三維空間逐漸演變成症狀-徵象-病理-時間的四維空間分佈。然而在疾病治理演變的同時,承載著疾病的身體也發生疾病治理體制所不能預測的演變,包括發生肢體傷殘以及年老相關疾病、發展出建基於病人身分之上的社群關係與認同、生養下一代,這些原因使得疾病治理體制難以解散這個疾病人口。到了MDT時期以後,痲瘋病治理雖仍以防治為名,但其疾病防治的特質逐漸淡化,而福利與救濟的色彩逐漸濃厚。然而不變的是,痲瘋病人一直是現代國家人口治理下的犧牲者。
 
  本研究一方面借用監管醫療對疾病的討論說明台灣痲瘋病治理之中,藥物與疾病空間的關聯性,另一方面,也藉由此案例研究,提出一個疾病空間的理解框架,修正既有疾病概念的社會學相關討論。
 
關鍵字:疾病人口治理、疾病空間、監管醫學、犧牲

 


發表人/ Presenter林煜舜(清華大學社會所 碩士班學生)
題目/Title: 戰後初期牛乳意義擴大化的歷史過程

摘要/Abstract:
  牛奶在戰後快速地融入台灣人的飲食生活,從日治時期稀罕的「高營養補品」變成如今的「民生必需品」。對其象徵意義的重新賦予體現了Sidney Mintz所說擴大化(extensification)的過程:人們日益頻繁的消費牛乳,使其變得日常化與庶民化。伴隨牛乳消費的庶民化,農政官僚們在1964年推出了牛乳自給自足的政策,大力扶持國內酪農事業發展,其結果深刻的形塑了當代牛乳的食農體制。
 
  本文關注農政官僚如何理解六七零年代農民經濟與營養獲取的問題?以及牛乳的自給自足如何與為何成為農政官僚回應問題的解答?藉由把牛乳放置於六七零年代農政官僚的農糧與營養政策下,問題化牛乳意義擴大化為民生必需品的歷史過程,我將嘗試從歷史脈絡中辨析權力施展與權力所處的環境。本研究將指出權力對於國民營養和農民收益的關注如何形塑了乳品消費的擴張與酪農業的發展。
 
關鍵字:殖民、牛乳、國民營養、戰後、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