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9(日)上午場次
首頁 > 11/19(日)上午場次
2-1-113 張力之下如何流動?跨海峽的青年、宗教與媒體交流活動
2023-11-13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場次簡介/ Description: 

  當兩岸緊張情勢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戰火是否引燃更是繃緊了國際地緣政治的神經,但兩岸之間的關係並非冰封冷凍,依舊有著經貿往來、宗教活動,甚至更針對性的發展出對台政策,意欲吸引台灣青年前往,以及透過兩岸媒體交流活動進行宣傳,擴大中共對台影響力。
 
  本論壇的四篇論文分別針對此歷史脈絡下,兩岸之間的青年、宗教以及媒體交流活動進行分析。第一篇論文,沈秀華與鄭志鵬的「中共對台青工作的基礎建設」,探討中國政府如何打造跨越國境的規範性/政治性、社會性、技術性與商業性四個結構制度,吸納台灣青年前往中國求學與工作。第二篇論文,鄭志鵬與沈秀華的「交換了什麼?初探台灣青年接受中國『落地招待』的理由與結果」,則進一步針對台灣青年接受中國政府落地招待政策紅利背後的動機進行分析,並探究可能產生的交換結果。第三篇論文,張貴閔的「製造跨海峽宗教聚集事件:中國神像來台繞境的政治社會考察」,旨在探討中國神像在台遶境的動員模式、過程與效應。第四篇論文,戴瑜慧的「綿裡藏針---習近平時期的兩岸媒體交流活動」透過分析習時期2012年到2022年兩岸媒體交流活動的趨勢變化、組織節點以及活動內容,分析中共對台影響力操作的權力施展面向


主持人/ Chair:黃兆年

發表人/ Presenter
沈秀華(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鄭志鵬(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題目/ Title:中共對台青工作的基礎建設

摘要/ Abstract:
  台灣青年是當代台灣與中國國族關係中多方欲對其工作的前線社群。太陽花運動後,中共以「中國夢」更積極吸納台灣青年到中國交流、求學、就業與創業。這篇文章探討在統一台灣議程上,中共如何制度化地建立起對台青年工作的「基礎建設」,以達到推動台青移動到中國交流與發展、實體感受中國夢的號召,並對中國產生經濟與社會性依賴,進而默認接受一中原則。本文以移民研究的「遷移基礎建設」(migration infrastructure)為分析架構,探討中共以及不同跨境台灣與中國的政府或民間個人與組織,如何建立起規範性/政治性、社會性、技術性與商業性四個主要對台青年工作的結構制度。我們發現四個基礎建設並非均質重要,但任何一項的缺少將讓中共對台青工作推動受阻。各基礎建設有各自制度運作邏輯,但彼此間會相互強化與衝突地交織運作。一方面,形成中共對台青縝密的制度性影響,其中各方行動者既是制度化中共對台青工作的推動者,深受中共的制度邏輯影響,另一方面,在行動者各有其利益與認同邏輯,中共對台青工作的基礎建設有呈現內卷化現象。研究資料來自相關中方的政策與媒體報導以及訪談台方相關行動者與台青,透過探討中共所建立起促進台青到中國發展的內部結構樣貌,指認出中共對台青工作的多元結構面向與彼此間的關係,同時也從制度面點出,中共對台青的基礎建設既是硬體、也是符號、文化與社會工程,影響層面拓及台灣社會。這個研究具有政策性與中國因素相關研究的學術意義。

 


發表人/ Presenter
鄭志鵬(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沈秀華(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題目/Title:交換了什麼?初探台灣青年接受中國「落地招待」的理由與結果

摘要/Abstract:
  人才國際流動或是「人才外流」已經成為現今國際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議題,本文主要想要探究台灣青年近年來頻繁前往中國進行教育文化交流過程,是如何鑲嵌在中國對台灣的「一中原則」政策以及因中國崛起而興起的「中國夢」架構下所進行的雙邊互動與遷移。更具體來說,台灣年輕人作為中國國族主義的施展對象,中國政府是如何促進台灣年輕人至中國進行短期的教育文化交流,甚至進一步遷移至中國讀書工作,進而企圖影響台灣年輕人親近、接受所謂的一中原則?
 
  在這個問題意識下,我們選擇這幾年台灣青年至中國交流一開始都會面對的「落地招待」作為本文研究對象,探討這些年輕人接受此種中國政府政策紅利背後的動機以及可能產生的交換結果。
 
  本文發現這種理應不尋常的落地招待交流經驗有可能在中國刻意操作下成為台灣年輕人的慣習,習慣日後與中國互動是以這種讓利的方式進行。從落地招待到求學與職涯發展,台灣青年某種程度上有可能被中國政府「制度化」,因為接受落地招待不再是一件奇怪的事,反而沒有落地招待才讓人覺得訝異。這種把不正常變成正常,甚至內化,正是中國統戰與威權銳實力的效力所在,也會形成我們對中國的集體性依賴,不僅會將部分青年鎖進中國,也會進一步降低台灣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發表人/ Presenter張貴閔(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題目/ Title:製造跨海峽宗教聚集事件:中國神像來台繞境的政治社會考察

摘要/ Abstract:
  神明信仰為台灣民眾最主要的信仰,根據近十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宗教組數據,道教和民間宗教信仰者超過總人口六成,其中,台灣的神像或是神明香火多由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移民從家鄉分靈而來。早期移民回鄉祭祖結合進香,但隨其在台灣逐漸落地深根後,也開始在台建立祠堂和廟宇,而有「開台祖」和「開台祖廟」。1987年底兩岸開放交流後,原本抽象、精神上的中國祖庭,成為信徒具體可尋根謁祖的進香地點,國內宮廟興起到中國進香的風潮。在兩岸重新連結、建構的分靈與分香網絡的脈絡下,神像作為靈力的具化,變成兩岸民間宗教交流中的主體。
 
  神像的跨境移動應屬邊境行政問題,但在兩岸的世俗政權對立的脈絡之下,中國神像來台與否以及來台形式,成為台灣執政當局與信仰社群之間的爭執點。本文探討中國神像在台遶境的動員模式、過程、以及其影響。文章主要論點為:中國祖庭神像缺乏地方連結與歷史鑲嵌性,而必須搭載接駕宮廟的廟際網絡,其每次來台遶境路徑,都須經由主辦單位重新協商,因此,中國神像每一次來台,都是一個特定聚集事件的創造。其去鑲嵌化、人事集結的暫時性、各類參與者詮釋的開放性,使每次事件發展的軌跡與效果有不可預期的特性,因此削弱祖庭神像的統戰效應。

 

發表人/ Presenter戴瑜慧(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
題目/Title:綿裡藏針---習近平時期的兩岸媒體交流活動

摘要/Abstract:
  習近平上台之後高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中國夢」,也因此將台灣放入中國政治的重要議程。兩岸交流活動向為中共對台施展影響力操作(influence operations)的重要手段。而習近平上台之後更加強調意識形態與宣傳工作,故本研究以2012年至2022年兩岸媒體交流活動為研究對象,結合質化和量化的研究方法,分析習時期兩岸媒體交流活動的趨勢變化、背後的組織身分、主要的組織節點以及活動的舉辦和效應。
 
  主要研究發現有三點。第一,隨著習政權的意識形態工作越趨針對青年、網路與娛樂,有意識形態娛樂化的轉向,交流活動也從傳統媒體與論壇類,往流行文化增加。同時配合中共的兩岸政策在2017年3月提出一代一線,在2017年出現兩岸媒體交流活動的最高峰。活動類型也從傳統的新聞、論壇類,增加流行文化的類型,如電競、短影片競賽等,吸引台灣年青人參與。第二、中共透過收編手段,埋下組織節點,扶植親近團體,使其成為活動舉辦的合作方。第三,兩岸交流活動的推動背後充滿權力的運作。當交流活動面臨批評聲音時,出現的可能就是杯葛與鎮壓。本研究在理論貢獻上反思目前的軟實力、硬實力的區分框架,指其忽略了複合性的權力施展以及權力的變異性。透過分析兩岸媒體交流活動,發現權力施展呈現更細緻的宣傳、收編與鎮壓三個面向,同時權力的施展手段亦會因時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