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9(日)下午場次
首頁 > 11/19(日)下午場次
2-3-113 社會分析的物質面向
2023-11-09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場次簡介/ Description: 

  近年來,所謂的「科技與社會研究」、「行動者網絡理論」和「本體論的轉向」等當代思潮,催生出許多新的社會學議題。社會學研究者採納了這些重視「物」和「非人行動者」的觀點,以求更好地去回應當代社會生活中人與物/技術密切糾結的實態。然而,這些嘗試以物的研究取徑來跳脫人類中心思維的新嘗試,要如何才能有效接合當代社會學的實證研究?在這個主題場次裡,與會者們將嘗試將「物」重新帶回社會學的一般性分析之中。主要在方法論、認識論或是存有論的層次上來進行,從物自身走向物社會。換言之,「物」應當是「社會」構成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或面向,而非只是被社會結構所決定的附屬品或符號。透過本次論壇,我們想探問的是:社會學分析中所使用的「結構」、「行動」等基本概念,是否可能藉由正視經驗現象中的「物」而重新概念化?從而找出一個更能貼近當代社會生活型態的分析視角?
 
  在社會學的理解中,「我」同樣是個重要的分析指標,不論是主我、客我抑或我群,都傳遞著各種社會連帶。通過物——我之間的溝通(無論是依附、拉扯或涵括關係),進一步去看到物的影響力。本場次四篇論文各自探究物作用於社會世界的不同層次:首先,從實證調查幼齡兒童的挑戰,石易平呈現如何透過遊戲與物的介入,讓社會學研究者得以建立一種新的互動可能,建立與兒童的信任關係並鼓勵兒童的自我表達與信任,反思物在研究方法上的定位;其次,在物質的意義面向上,高瑜從跨越地理與文化族裔空間的雲南相關觀光節,討論米干與火把如何在被創造的節慶中逐漸被符號化的過程,從中看到在地社群以物為依歸的競逐角力;對照陳馥瑋論文中探討的屏東巧克力產業,提供物的存有論思考,本篇從可可產製網絡探討人與物/技術的糾纏,說明「真巧克力」的性質與價值不只是「地利加上人和」,而是做為網絡關係中的「事物」,在連結中展現角色並施加影響力;最後,從物質和技術在日本地方創生經典案例中的運用,張正衡的論文討論北海道小鎮東川町著名之攝影社區營造運動如何改變對社區地景的感知與想像,藉此反思當代社會生活的另類構成方式,以及城鄉聚落發展的多元可能。


主持人/ Chair:高瑜

發表人/ Presenter石易平(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副教授
題目/ Title:當黏土、紙團與蠟筆遇上社會學:一個以物協作的兒童田野調查遊戲系列實驗

摘要/ Abstract:
  本文呈現《台灣兒童時間調查》國科會計畫中,研究團隊開發之實驗性兒童藝術遊戲調查。過往兒少研究經常因其表達能力有限,童年社會學者經常採用民族誌或觀察方法來理解年幼兒童生活,或轉而從父母視角理解兒少。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兒童的情感和觀感,本研究團隊與藝術教育專家合作,創造了一組包含故事講述、遊戲遊玩、泥塑創作和繪畫的兒童集體藝術遊戲,讓他們能夠以自在地以自己想要的方式,透過遊戲啟發,分享對時間的看法。我們運用這五個藝術遊戲來評估以下五個主題:1)在學校的休息時間,2)放學後的時間,3)平日晚餐時間,4)週末的時間利用,以及5)暑假的時間利用與想像。在2023年上半年,研究團隊造訪新北市小學低年級學生(N=27)的早自習時間帶領全班學生進行。研究初步發現: 首先,透過使用繪畫、黏土或是紙條傳遞等物質的運用協作,挑戰了傳統調查研究裡單純以訪談或對話作為交流與訊息表達的機制。其次透過遊戲互動,與兒童快速建立信任關係,最後,以兒童為主體的研究挑戰父母視角,以兒童視角理解兒童,是建立兒童日常經驗最關鍵的理解。透過物的協作與遊戲元素,本文提供當前兒少研究一個創新的調查取徑。
 
關鍵字: 童年社會學、調查方法、遊戲、物的協作、兒童時間調查
 
國科會計畫成果發表: 「台灣兒少課外時間運用:親職外包與長假效應」,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MOST110-2410-H-030-051-MY2。

 


發表人/ Presenter高瑜(雲南大理大學民族文化研究院助研究員
題目/Title:物的協作與在地性重構:龍岡米干節的個案研究

摘要/Abstract:
  這篇文章緣起自參與米干節說明會的現場。時值龍岡米干節舉辦十年之際,規劃下一個十年的鄰里座談會。在這場米干節的說明會中,龍岡在地的代表各陳己見,呈現一個多聲道的交鋒,卻又建構出一個新的社會邊界。本文因此關注,「雲南文化」何以最後被凸顯出來,成為龍岡的在地特色?這個討論,並不僅只侷限於觀光節慶到地方創生的演進脈絡,而是要去談物(things)帶出來的變化,以致於影響了地方(重塑)。從米干店的出現到米干節的運作,米干做為一種雲南食物,在龍岡本地原來只是眷村飲食的料理之一,最後卻成為龍岡的代表,劃上等號。這個族裔飲食,穿透了當地不同的雲南團體、本地與外來新移民入駐的角力,以及城市經濟體的出現重整,從而構造了新的聚落空間。通過一場物的協作過程,本文嘗試說明,雲南文化的符號化,跨越了不同端點的連接,重構出一個新的在地性想像。
 
關鍵字:米干,族群品牌,族裔經濟,觀光節慶,物的協作

 


發表人/ Presenter陳馥瑋(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題目/ Title:「真巧克力」養成記:產製網絡、技術拼裝與「市場」

摘要/ Abstract:
  屏東縣在2020年以「屏東可可・臺灣巧克力」為名提出地方創生計畫,顯示官方看好這項新興農產的市場潛力。屏東可可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全世界極少數由可可農戶自力突破從種植到製成純巧克力之多道工序的技術障礙,接連在國際精品競賽獲獎,並開啟國內消費「真巧克力」風潮的案例。本文說明「屏東能種/做出巧克力」不只是熱帶氣候條件合適,或是當地小農擅於轉化地方性的環境資質與社會資源的秉性,而需從急速成形的可可產製網絡和技術拼裝切入理解。同樣的,探究為何「屏東可可國家隊」成功拉抬大眾對巧克力產品的關注,卻無法在國內巧克力市場中佔得一席之地,原因也寓於此一行動者網絡中。屏東可可產製網絡是一組包含氣候、可可樹種、賣苗與收果機制、多元從業者、農產知識—技術學習、加工設備、包裝、銷售通路、區域政策等人與非人行動者的聯合關係。本研究指出「真巧克力」並非單純被生產製作的商品,而是行動者受「市場」想像驅動、持續進行品味劃界、技術跨界嘗試而產生的「事物」;可可產製品也一再造成異質行動者網絡和技術腳本的變化,導致產業鏈的長期不穩定。屏東可可產業展現小農農業的可塑性與創造力,卻也弔詭地顯示其技藝養成增加進入大眾市場的阻力。
 
關鍵詞:屏東可可產業、農產知識—技術傳播、行動者網絡理論、品味論述

 


發表人/ Presenter張正衡(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副教授
題目/Title:打造「東川風格」:地方創生實踐中的物質與技術

摘要/Abstract:
  本研究想借用哲學家Graham Harman所提出的「共生」概念來進行社會學分析,藉此重新將聚落/社區定義為:一段被特定時空地點錨定的人與物的共生關係,而這個共生關係在經驗面向上,經常是以所謂的「經濟」、「產業」、「技術」或「物質文化」的形式展現出來。這個重新定義,將會幫助我們更好地去理解所謂的「地方消滅」、「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等現象。本研究的經驗材料主要來自對於日本北海道東川町社區發展個案的觀察與資料收集。該地的地方政府利用町內生活環境中所存在的木材、泉水、稻米、地景等物件,藉由木工或攝影等技術的實作,創造出一種寰宇主義式的人物共生關係,以吸引到跨地域的人員與資源流動,並據以支持這個聚落在當今全球經濟結構中的存活。藉由解析東川町的案例,本研究希望能從物質與技術的概念切入,嘗試去捕捉和描繪當代社會的存有方式。
 
 關鍵字:物件導向存有論、地方創生、物質性、技術、社會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