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9(日)上午場次
首頁 > 11/19(日)上午場次
2-1-114 經濟社會學 (二):地方社會與經濟
2023-11-13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場次簡介/ Description: 

  晚近地方經濟無論在學術與公共政策領域都具有相當重要性。就公共政策而言,當代集中在都會區的發展迫使各國政府開始思考如何重建地方經濟。就學術而言,地方社會文化紋理如何影響經濟行動也是經濟社會學的關鍵課題。這個Panel聚焦在四個地方產業的發展,分別是精釀啤酒、飲食觀光、療癒經濟以及養殖,凸顯地方社會與經濟行動間的動態關係。


主持人/ Chair:鄭力軒

發表人/ Presenter黃書緯(台大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專案助理教師)
題目/ Title:風土是門好生意:台灣精釀啤酒產業風土論述的浮現、生產與組裝

摘要/ Abstract:
  隨著地方物產的全球化,食物資源、食客與食物生產者的全球流動,「風土」(terroir)論述被廣泛應用在各類農業食品上,這種過往在葡萄酒產業中以地理為基礎的論述方式如今已經有了不同的操作方式。精釀啤酒(craft beer)也不例外。台灣小型精釀啤酒廠雖然因為法規限制,難以像國外精釀啤酒廠以酒廠導覽的方式展演啤酒的在地味道,卻也隨著生產網絡的在地化延伸出不同的文化展演方式。本研究試圖分析精釀啤酒業者如何藉著不同物件的組裝傳遞啤酒的風味特色,並且反省在這重新組裝風土論述的過程中,風土機制與產地社會之間的關係如何改變?
 
關鍵字:風土、精釀啤酒、生產網絡

 


發表人/ Presenter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題目/Title:小卷米粉經濟學:飲食觀光做為地方經濟解方或解構方?

摘要/Abstract:
  本研究以台灣東北角貢寮鄉為例,討論飲食觀光與振興地方經濟的相關議題。台灣是四面環海島國,然而根據漁業署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整體漁業生產量雖較往年增加,但主要集中在遠洋漁業與內陸漁撈業,其他沿海相關的近海漁業、沿岸漁業、以及海面養殖業等都在急速衰退中。這些急速衰退中的沿海相關漁業活動,剛好是養活最多本地漁業從業人口的生產部門。
 
 
  1979年北部濱海公路通車後,貢寮鄉因為交通變遷造成在地青壯年人口外移加劇,核電廠的封存減低就業機會,也造成人口外移。人口日趨老化,傳統生產型產業無人繼承,使得貢寮幼童跟老年人口比例較高。在全台所有市轄區之中,貢寮人口流失率高居第六。因著人口流失、漁業資源減少造成傳統產業產量逐年下降,經濟來源匱乏造成青壯年外移至都市就業。在地居民希望藉由觀光休閒業帶入人潮在貢寮創造經濟,更進一步讓青年返鄉就業。小卷米粉、魯鮑魚、石花凍成為近來馬崗、卯澳等漁村周末販賣的熱門商品。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在貢寮進行參與觀察與訪談,討論飲食觀光作為振興地方經濟、吸引青年回鄉的現況與問題,以及其中牽涉到的諸多爭議,例如身分認定(本地/外地)、飲食文化傳統(正宗與否)、以及環境永續議題(汙水排放、減塑)等問題。
 
關鍵字:漁村、海洋產業、飲食觀光、飲食文化公共財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
海洋、性別、與永續發展:台灣東北角與韓國濟州海女文化的世代傳承、地方認同與社區韌性之比較研究
111-2410-H-031 -049 -MY2

 

 

發表人/ Presenter蔡侑霖(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題目/ Title:生活在他方:花蓮市郊新鄉村地區的移民與療癒經濟

摘要/ Abstract:
  逐工作到壽豐鄉志學村落腳一陣子後,便開始思索這樣的區域開如何定位,具有什麼樣的特質?而非過度簡化這些地區真實的社會與經濟情境,只將其描繪為經濟成長的障礙與人口高齡化、負成長的地區。John W. Traphagan對日本東北地方(Tohoku Region)的分析而界定的「新鄉村性」(neo-ruality)看起來頗具啟發性,花蓮市區近郊以交通動線得以快速與都會區連結的區域或許可以用「新鄉村」這個概念加以描繪。本文主要的研究場域即位於此一「新鄉村」的社會空間區域,引人注目的是近六、七年來有一群來自台灣島內移民,基於不同原因逐漸聚居於此,他們的故事除了可以讓我們看到位於這個區位的前國宅在私有化後的變化,也訴說著他們遷移、流動與往復的軌跡,以及如何努力發展出在地生活的可能性。社區人群共同育兒,其中有許多人從事著另類療癒相關服務,也藉此獲取經濟收入。透過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本文將試著描繪不同移民的類型與特質,觀察其經濟活動,並探討另類經濟的構成,以及思考有別於主流「地方創生」的可能性。
 
關鍵字:新鄉村性、另類經濟、療癒經濟、地方創生

 


發表人/ Presenter
羅國棟(中山大學企管系博士班
鄭力軒(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王致遠(中山大學企管學系副教授)
題目/Title: 養殖業的多重評價與創新

摘要/Abstract:
  自1998年起,農業轉型政策以「知識經濟」與「價值鏈」作為重要的策略基礎,後續受食安與風險事件的影響,政府陸續提出如生態養殖、智慧漁業,或漁電共生等多項價值方案來協助產業轉型。然而,這些農業價值升級主張,過度著重於商品化的單一評價,忽略產業存在著垂直分工的生產架構,以及不同地區、不同生產條件形成的價值差異,導致政策推行多年,與產業的爭議仍時有所聞。這篇論文採取David Stark提出的評價理論,我們認為價值以多重框架存在,要觀察這個現象,必須關注不同價值介入的緊張關係,透過評價的不和諧時刻,看到不同脈絡情境下的價值多重性與變動。
 
  本研究採用詮釋型個案研究,以大宗養殖戶作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處於垂直分工生產架構的養殖戶,多以有限理性的市場經濟作為生產價值,當食安、環境等風險事件接續發生時,引發部分養殖生產出現不同價值的緊張關係,隨著如永續、有機、智慧、漁電等多項價值政策提出,陸續引導養殖戶依據自身的生產條件,進行脈絡條件的實驗、調適或重組等評價行動,而政策價值的樣貌也隨著不同情境的評價影響,以不同比例組合呈現於不同樣式的價值生產。
 
關鍵字:農業政策、水產養殖、評價時刻、數位創新